![](http://a.nync.com/.jpg!40)
![](http://static.nync.com/main/images/cungg/cq26-min.png)
冬天里的红太阳
——“两学一做”在基层
“全体党员注意了,明天上午9点在村委会开会,请大家准时参加,不要迟到了!”11月的最后一天,码头村的广播照例响起了。
“又到了开会的日子。”许文彪支书从广播室出来微笑着说。今年50岁多的衣大爷是有着二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,已经为村委会服务了几十年。开会的日子指的是召开党员大会的日子,自从今年4月份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,码头镇码头村将每个月的1号定为了召开党员大会的固定日期,用来组织学习、商议党组织相关事宜。“以前开党员会没有这么固定,就是有事了召集大家开个会,没事就各忙各的。”衣大爷介绍道,同时从抽屉里拿出鲜红的笔记本为明天的会议做准备。
第二天一大早村委会的会议室里就聚集了许多党员,村长陈平忙着招呼大家签到就坐,陈平是村里的党支部委员,自2015年选举上任以来党支部的具体事宜都由他来处理。四十多个党员围绕会议桌坐了两圈,9点一到会议正式开始,照例由书记主持,今天的主题是学习河北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,徐书记简要介绍了省第九次党代会的召开情况、传达了会议精神,党员们细心地做好笔记,之后大家热烈讨论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和村里今后的发展问题。
每月1号的党员大会、每周五的党支部会固定下来之后,大家对党支部组织的各项活动也开始热衷起来。上党课、开展专题讨论、收看远程教育、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、为困难党员捐款,这些之前大家一听到就“绕道”的活动,现在办的有声有色,大家的积极性也很高。“但是也还存在一些问题,比如党员老龄化严重,年轻人对于入党没有那么大的积极性。”徐书记介绍道,“好在开展活动的方式也多种多样,我们成立了党小组,对于不能出门参加活动的,我们就把学习材料送到家里去,上门讲学。”“对,村里还专门建立了党支部微信群,将学习内容和开展的活动及时上传,方便流动党员学习。”高庆生补充道。这样的活动有秩序的开展起来之后,不仅调动了党员们的积极性,提高了大家的党性修养,也确实为村里办了实事,解决了百姓和党员遇到的困难。
今年70多岁的子衿是村里的老党员,同时也是一名困难党员,1966年就入党的年轻时是村里的小组队长。现在他体弱多病,经常吃药,丧失了劳动能力,每年需要支付昂贵的医疗费和住院费,就连基本的日常生活开支有时候都很困难。支部通过开展为困难党员捐款活动,将善款用于像邢书芝一样有需要的人,同时组织党员志愿服务活动,为困难户提供无偿的帮助和服务,帮助他们解决困难。
基层的党组织生活就像码头村的日常一样平凡,是冬日里的一抹阳光,没有花哨的外表,平凡朴素却温暖人心,看似平常的活动却起着实实在在的效果。虽然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,但随着“两学一做”活动的开展,广大党员的共同努力,这抹阳光定会越来越亮、越来越温暖,直至普照大地!